目前已经到了强基计划简章发布的最后关头,通过此前文章和多次线上讲座,很多家长和学生目前对政策已经有了深入了解,但对整理流程还比较陌生,不知道该在什么时间做哪些准备,所以今天浩天教育就一步一步地教大家如何完成整个强基计划报考流程。
1了解强基政策
2准备报考材料
3选择院校-36所
4选择专业-基础学科及国家重点领域相关专业
5强基报名
6高考出分
7参加校考
8高校择优录取
每个步骤要注意什么?怎样来操作?接下来我们和大家一一解读。希望考生和家长做到充分准备,提高报考成功率。
首先大家要了解什么是强基计划? 在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同时宣布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意见原文:
强基计划的政策,此前浩天教育做过非常全面的解读,详细文章会在文末精选阅读进行推荐,请自行查阅!
报名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考生基本信息;
第二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
第三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第四个人陈述(自荐信)或推荐信;
第五综合素质评价表;
第六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或其他材料。
家长和考生需要注意的是,所有填报的申请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各大高校对于申请材料造假问题十分重视。
一般来说,申请材料中存在虚假内容,或者隐匿可能对考生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实的,一经查实,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其相关招生资格,并通报相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做进一步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中学及推荐人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高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第三个步骤是选择院校,强基计划实施的有36所双一流A类高校,都是中国国内的顶尖高校。学校名单如下:
目前来看,强基计划是有限报数的。目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四所高校明确限报一所,可以预见的是:强基计划中将有一批高校的限报要求比较严苛,那填报难度就大大提高了。要求学生要根据之前模考成绩和自身能力,尽量准确的预估高考分数,然后选择适合的学校报考。
第四个步骤是选择专业。强基计划招生聚焦国家人才紧缺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同一个学校能不能报考多个专业?有些学校可能会限报一个专业,多数学校应该会允许选报多个专业。不过就算可以报一个学校的多个专业,最后参加校考的时候应该也只能参加一个专业的考试,否则录取会出现问题。
如果说对专业的选择比较迷茫,建议考生提前了解这些专业在大学学什么,学习后将来能做什么,思考自己是否有能力学好,有决心为国家的基础学科研究做贡献等,然后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强基计划高校的招生简章大概率可能在节后公布,大家可以在报名规定时间内进行报名了,招生简章在哪儿看,强基计划在哪儿报名呢?可能大多数家长还不太清楚,不过不用担心,届时浩天教育会第一时间在公众号等平台更新相关信息。
如果怕错过消息,建议广大家长添加相关老师微信,加入爱培优强基计划信息交流群。群内不仅会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更有业内专家坐镇,实时为大家解答各类强基计划问题。
联系方式:19817455053(微信同号)
联系人:王老师
第六个步骤是高考出分,7月23号左右,全国各省市的高考分数陆续公布。查询到考生的高考分数后,关键时刻到了。
我们考生和家长就必须做出一个判断和决策。判断报考的强基高校今年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然后和孩子的高考分数对比,应该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高考超常发挥,高考分数超过强基报名学校的录取分数;
第二种:非常接近高校录取分数;
第三种:估计能够入围强基的校测,可能入围名次靠后;
第四种:差的多,无法入围强基学校的校测。
对应四种情况,考生和家长就要做决策了。
第一种情况:裸分过线,我们可以考虑两种情况,裸分过线,但超的不多,够不着这所学校好专业的线,例如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的数学,中国农业大学的生物,厦门大学的化学,南开大学的物理等,考生又愿意学这些专业,那考生就去参加校测;如果超过的分数比较多,例如强基报了同济大学,那就可以放弃强基校测,选择填报上海交通大学或者浙江大学等高校。
第二种情况:高考分数离强基高校录取线差的不多,10分以内,喜欢学校接受专业,建议考生去参加强基校测,争取机会。反之,放弃强基,选择其它好地方,自己喜欢的专业去填报志愿。
第三种情况:可以入围校测,但和学校往年录取分差的比较多,比如10多分到20多分,建议考生积极参加校测,取得好成绩,拿下强基高校的录取资格。
第四种情况:考生没有入围校测名单,就正常进行准备本科批次的志愿填报工作。
第七个步骤是考生入围高校校测名单后,按照高校通知的时间和地点,去参加校考。
强基计划的录取是按照强基测试的综合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其中高考成绩不低于85%。强基的校测方式是,笔试、面试加体测等其他方式的组合。
需要注意,参加校测的时候,高考成绩已确定,那么通过强基计划的关键性机会在哪里?
在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校考成绩占比15%,浩天教育也在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解释:虽然校考在总成绩中只占比15%,但真正决定“生死”的,恰恰是这15%。
所以说,顺利入围的同学此时要格外打起精神:高考成绩和校考成绩同样是综合成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单纯地认为只靠高考分数就能通过选拔的人,很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按照流程,在考生参加过校考后,高校会将考生的高考分数和校考分数按照一定的公式和比例(85%/15%)折算为综合分数,并择优录取。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前也有很多人认为:如果考生在最后关头反悔,考生在此时仍可选择放弃填报志愿。
但近日浩天教育再次仔细研究相关政策文件,并咨询了相关教育行业人士发现:强基计划或不存在“填报志愿”这一环节,如果这个推断属实,那么就意味着强基计划“报名”,实际上就相当于填报了“志愿”,在参加完校考后是否被录取,就完全由高校掌握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未被强基计划录取的考生,不会影响后续批次录取。
当然,这只是基于目前已公布政策文件和各方消息所做的推断,准确信息,还要以高校简章为准。
最后,重点建议广大学生和家长:强基计划机会宝贵,希望符合条件的考生重视机会,最终能否顺利入围、成功被录取,要看考生高考成绩、校考发挥和很多其它因素,但总的一条原则是,报了名,才有机会去争取,不报名,最终只能眼看着别人去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